Search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75例確診,三級警戒後首度降到雙位數;北農爆發群聚,果菜市場降載不休市,4,0...

  • Share this: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75例確診,三級警戒後首度降到雙位數;北農爆發群聚,果菜市場降載不休市,4,000名員工、承銷商三天內打疫苗;新增孕婦至第六類接種順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狀況,新增75例本土病例,是三級警戒後,病例數首次降到雙位數,另有20例死亡案例。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心情可放鬆,但防疫行動則要維持,口罩繼續戴、維護環境清潔都是必要;但是否會準時在6月28日解封或是降到2.5級警戒,陳時中則強調還要多方綜合去考量,目前沒有定論。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以下簡稱北農),自5月14日爆發第一例確診至今已有45人感染,包括北農第一果菜批發市場(萬華)29人、第二果菜批發市場(濱江)的9人與7名派遣工,台北市府昨天也緊急設立前進指揮所。北市府今日指出將對北農4,000名員工與承銷商施打疫苗,並對進行拍賣的動線與場域分倉強制分流,嚴格管制市場人員出入口與降載。柯文哲強調,目前會先以降載方式為主,不會休市,因為若下令休市,從台北到中南部農產供應都會大亂。

隨著美國捐贈的250萬劑疫苗到貨,國內疫苗數量大增,指揮中心今日也公布新的接種順序,包括孕婦及75歲以上民眾均列為第六順位,但不會強制孕婦施打特定疫苗,施打前建議可向醫師諮詢。至於65至74歲長者則排在第八順位,人數最多的50至64歲成人則在第十順位。

■疫情發展樂觀,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數未大於背景期望值

今日新增75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分布以新北市3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2例,桃園市5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5例中,皆已知感染源,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陳時中指出整體疫情趨勢往下,雖然死亡案例仍多,但會隨著確診案例的減少,大概晚1至2週將會往下。他說心情可放鬆,但防疫行動則要維持,口罩繼續戴,維護環境清潔都是必要。

此外,今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死亡個案從發病到死亡平均17天,當中有1例為接種疫苗後猝死,經解剖檢驗後確診。

對於今日新增17例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解釋,疫苗接種後死亡的不良事件是發生在疫苗接種後,但是否為疫苗所造成,尚需要法醫解剖報告分析,會利用健保資料與統計資料分析全死因死亡發生率,並計算各年齡、性別背景期望值進行分析。

截至目前疫苗接種人次累計154萬人次,若用全死因死亡發生率計算7天各年齡、性別背景期望值來看,莊人祥強調,並沒有觀察到接種AZ疫苗死亡通報數大於背景期望值的情形,但為了讓接種後死亡個案資訊更公開透明,未來將於每週二、四將特別說明累積件數相關調查結果報告。

■北農群聚45人確診,4,000名員工、承銷商等接觸者將在三天內接種疫苗

北市防疫記者會宣布不召開一天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因外界關注的北農群聚感染案件,再度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自5月14日爆發第一例確診至今已有45人感染,包括北農第一果菜批發市場29人、第二果菜批發市場9人與7名派遣工。

副市長黃珊珊補充,對於北農的狀況,市府會把市場內的拍賣動線調查清楚,因為整體都是開放空間,進出人員非常複雜。具體做法包括針對市場出入口降載跟人員控制,過去兩個市場沒有強制執行分流的部分,從今天開始也會強制分流。

對於北農疫情是否會影響雙北地區蔬果供應,連帶影響中南部產區,導致整條農產運銷鏈失衡。柯文哲則強調,目前會先以降載方式為主,不會到休市,因為若下令休市,從台北到中南部整個都會大亂;因此在與衛福部、農委會一併討論後,將動用北市多分配到的10%熱區疫苗來支應,替4,000名北農員工、委外廠商與中南部來的承銷商在三天內全數打完疫苗。

應對北農的狀況,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也強調,打疫苗還是會有相關風險,中央不會反對這樣的戰術,但還是要提醒疫苗只是預防,不是治療藥物,要兩週時間才能產生效果;要控制疫情,最好是要回歸到篩檢、匡列與完整疫調,這部分北市已經建立前進指揮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也分享部桃與苗栗電子廠的經驗,在醫療資源最豐富的情況下,相信會妥善處理。

■24日起雙北快篩陰性才可進場交易,農委會:需確保農產供應不斷鏈

擔憂拍賣市場群聚感染影響擴大,網路甚至出現「北農確診、少去全聯」等消息。北農董事長黃向羣出面解釋,北農第二果菜市場的包裝物流中心負責將產地蔬菜分裝給團膳及超市,疫情爆發後物流增加,每日最高可提供30萬包小包裝蔬菜給全聯,雖然有7名蔬果包裝派遣工確診,但包裝袋上不會有病毒殘留,蔬菜裝在袋內再經清洗,安全無虞。另外,北農每日會大規模清消,全聯也有派員掌握,民眾可安心食用蔬菜。

至於是否應一舉休市清空消毒找感染源,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強調,北農每日到貨量約1,200至1,400公噸,若休市產地蔬果進不來,後續生產供應鏈都要調整,有很多層面問題要思考;否則會造成民眾恐慌,馬上影響物價,接著產地價崩,後續消費地的價格則會大幅提高。短期間不以休市作為考量,農委會指出,北農公司是大台北地區的農產品供應樞紐,必須優先確保農產品供應不斷鏈。

為防堵疫情,新北市也在今日下午宣布祭出管理措施,新北果菜公司將比照北農,於明日起再一次進行場內人員全面快篩,找出可能的隱形傳播鏈。雙北並於6月24日凌晨起同步,要進入拍賣場內進行交易,須先出示快篩陰性證明。

■苗栗電子廠群聚近清零,勞動部修正移工防疫指引

為避免相關工廠群聚事件再度發生,勞動部長許銘春今日也出席記者會,並宣布已完成「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的修訂,重點在於訂出疫情期間雇主應辦理措施,並祭出罰則,包括違規情節重大者,將廢止或不予許可聘僱移工的名額。

對此,許銘春解釋,疫情期間雇主應辦理措施,在強制部分,包括移工的工作區及生活區應分艙分流,同產線移工應住宿於同一地點;不同雇主的移工不得混住,洗衣等公共區域也應分樓層與時段使用。同時應每天對移工進行健康監測及記錄移工出入足跡接觸史與是否群聚等資料,並備有一人一室作為快篩陽性隔離空間等。

經查不符強制規範,雇主有兩週時間可以改善;若超過期限,則視情節輕重,按照《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規定對雇主及受委任仲介,各處以新台幣6萬至30萬元罰鍰。此外,情節重大者,將再針對聘僱移工名額予以廢止或不予許可。

另一方面,在此指引中也建議雇主在疫情期間可以調整產線人員作業間距,增加移工居住面積以保持社交距離;同時設法協助移工購買物品,減少移工外出需求。若有移工出現相關症狀,則應儘速安排篩檢,並於結果出來前安排一人一室的隔離空間。

(文 / 孔德廉;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戴淨妍;攝影/楊子磊、許𦱀倩、鄭宇辰、林彥廷)

#延伸閱讀
【通訊心理諮商開放緩不濟急──大疫當頭,上萬名個案誰來承接?】https://bit.ly/2SkzxCE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疫苗 #疑似疫苗致死 #北農 #移工 #清零


Tags:

About author
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台灣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歷史性改變,不論是新舊世代的價值變遷,或者新舊媒體的典範轉移,對新聞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戰。 然而,無論挑戰多麼嚴苛與艱難,我們依然對新聞工作充滿熱情與信念,並且知道台灣社會需要一個能以真實而深度的報導,去挖掘重要議題、監督公共政策、推動進步價值,拓寬我們的國際與文化視野的媒體。 因此,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站:報導者。 「報導者」這個名稱說明了我們將回歸新聞工作的初心與本質,致力於具有手作質感的深度報導;而做為網路新媒體,我們也將勇於探索網路新工具與呈現方式,重視網路的公共性與開放性,並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 更具體而言,「報導者」會關注三大領域:在地議題的深度調查、國際與中港專題、文化與思想報導/評論。 「自己的新聞自己救」,我們深信,除了犬儒、失望與憤怒,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我們必須勇敢地往前走出一條不同的路,開始一場台灣的新聞小革命。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
View all posts